開始寫部落格的緣起,以及為什麼選擇wordpress架站

by Enn 阿元

我在學生時代並不是沒有寫過部落格,不過那時候只是抒發心情。隨著臉書的普及,社交和同學之間的聯絡功能完全被取代,部落格也就隨之塵封了。

轉職UI/UX設計師後,我決定再開一個自己的部落格紀錄學習的歷程和工作上的心得。促使這個決定的關鍵人物有兩個:

電腦玩物站長esor

https://www.playpcesor.com/

會知道他,是從光南大批發商場圖書架上的一本Evernote教學書開始。

在2012年的某天,我很偶然地被這本樸素的書吸引,一打開看之後就掉入了Evernote的廣大世界,esor用淺白又有條理的文字介紹如何運用它來整理生活大小事,包含學習和休閒,還有自我成長。
外型跟大眾電腦教學書沒有兩樣,這本書為什麼讀起來格外不同?基於好奇下我開始追蹤起esor的部落格,發現他從2006年開站起就維持每一~兩天就發一篇文章的頻率,直到現在都沒變。

據esor所說,他是中文系出身的,並且有一份出版社編輯的正職工作,在這個條件下也難怪筆下文章既有條有理又言之有物。但也因此更佩服他在如此忙碌的工作下還能堅持寫作到現在!
我開始用Evernote處理自己的所有事情的同時,也成了esor的鐵粉(雖然都潛水XD)。我很希望自己也能寫出像他一樣充滿知識性又精煉的文章。

在既欽佩又羨慕的情緒醞釀下,過了好幾年終於覺得時機成熟了,也該提筆開啟自己的部落格了。

Huli

https://medium.com/@hulitw

跟這位只有淺淺的緣,我們曾經在同一間公司實習,當時一起合作一款單字學習APP,他是工程師,我只負責元件的繪畫,相處的時間非常短,實際上並沒有什麼交集;我離開該公司後,只從社群媒體上得知他作為一位前端工程師在新加坡的Garena任職(現已轉換公司)。他超強,我跟他比根本不是同一個檔次XD

在閱讀他的部落格時看到這篇文章,旨在鼓勵每個人寫下自己的心得筆記,並分享他的成長歷程。他的論述有一個要點,大致上的說法是:

對任何人,尤其新手來說,寫文章的好處是幫助自己。

會幫助自己的原因有,第一,可以紀錄自己學習知識的歷程;第二,在書寫的過程中慢慢感覺到自己的進步,以及拿捏出更好的學習方向。

一個新手的心得筆記,對其他新手來說非常珍貴。

因為是與自己程度相近的人所寫出的心得,自然就比高手的文章更能切中自己所尋找的答案。

除了以上兩個要點,我自己會加上一點解釋:因為在公開的平台(部落格)撰寫文章,自然不想寫得差,所以會逼迫自己把知識釐清成可以閱讀的文字,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發現一些以往沒有發現的知識死角。例如某個理論雖然放在腦中想很合理,一旦寫成文字,就可能碰到在字面上解釋起來有破綻或是邏輯不通順的地方,這時就必須去找資料補足,以將知識的斷裂處接起來。

決定開始寫部落格後,我在選擇平台上稍微猶豫了一下,後來決定使用虛擬主機服務(目前是使用SiteGound這個主機商)安裝wordpress。會如此選擇,而不使用國內大宗部落格服務的理由是:

討厭部落格廣告

就直接點名了,使用痞客邦當平台的部落客絕大部分都喜歡塞一堆廣告,尤其是會蓋著螢幕的那種,使用者體驗非常差。
高中時我曾使用過這家的平台,在那時就被強烈鼓勵放廣告,他們是有分潤機制的。在無名小站後他接續了龍頭寶座存活到現在,可見穩賺不賠。但我不喜歡的東西,就不會想要讓自己的讀者也承受,所以這家首先就被我剔除在外了。

其他部落格服務的方針我就不知道了,這一點完全針對痞客邦,哈。(怨念很深)

自由度

其他國內部落格服務如blogger、Xuite等,都受限於它本身有限的外觀編輯模式;最近火紅的Wix和Weebly等也不是沒用過,他們的模板夠漂亮,完全不需要程式背景也可以輕鬆操作,但顧慮到將來萬一想搬家會很困難,便作罷。

爬了一些文後就決定用wordpress。

在全球的部落格中,wordpress的使用者數量是數一數二多的,而因為是開源軟體的關係,擴充性極高,完全不用擔心模板和外掛不夠用(因為全世界的工程師都會可以來寫),因此我更有機會能將部落格打造成心目中的模樣。點一點就幫我排出美麗版型和整潔表格的文字編輯器,對懶人來說沒有更棒的了XD
而因為我自己已經有一點前端程式語言的基礎,可以在wordpress輕易地修改模板語法,在現有的基礎上達成更高的客製化。

以上就是開始寫部落格的一些心路歷程囉,落落長,感謝看完(鞠躬)。

0 comment
0

推薦閱讀

Leav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