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身為一個設計師,為每一次的專案或任務尋找參考資料是不可或缺的步驟。
許多人會在自己的電腦開一個專屬資料夾,把平時蒐集的圖片分門別類儲存,以便隨時有新任務都可以馬上開啟尋找相關的資料。
自從開始美編工作之後,我的電腦裡也有一包資料夾,裡面滿滿的都是各處抓來的參考圖,只要是我認為漂亮的、排版方式新穎的、將來可能會用到的東西,都會馬上下載到電腦裡。這些資料就像靈感的戰備糧食,拯救時常枯竭的大腦。
當東西越來越多後我發現,嘗試在資料夾的大海裡撈出適合作為參考的圖片越來越花時間。當我想設計一張聖誕節促銷海報,直覺上會去尋找「海報」或「DM」的資料夾,但是,這真的就能找到我要的東西嗎?
也許單一插畫,甚至是攝影照片、一段手寫文字的範例圖也有可能給予我們靈感刺激,但因為資料夾不同,很有可能在當下被忽略過去。

需要被更新的資料夾分類方法
有沒有可能,在其他的資料夾裡,也會有具有參考價值的圖片存在?
當檔案被分成一個個資料夾時,我們只能以這些初始的分類為依據,看著縮圖一個個翻找,直到出現我們認為有用的圖片為止。但這個「分類」其實是阻礙我們找資料的一大主因,為什麼呢?
我們常常花太多時間把東西分門別類,例如上面的例子,我們費盡心思分辨圖片的形式,然後把他丟到對應的「抽屜」,但這些分類卻無法提供我們下一步行動的指示。過往辛苦蒐集來的參考圖片,也常常待在當下那個專案的資料夾,專案結束了,他們也就被塵封、遺忘了;未來碰到類似的專案時,要找到他們相當不容易。
用資料夾分類檔案的方式固然是基礎,但是需要被更新。
Eagle的出現,顛覆了提取靈感的過程
在意會到這個狀況時,我一直想解決卻苦無方法,直到發現了Eagle這個軟體。他表面上看起來就是個秀圖軟體,只要把所有圖片放在建立好的「資源庫」裡,就可以快速瀏覽它們,並隨喜好改變縮圖的大小,便會以瀑布流的方式依序排列,保持足夠的圖片大小和視野範圍,盡可能讓我們看到最大量的圖片,加速尋找的速率。

它在一次次的更新中不斷增加可支援的檔案格式,不管是PSD、AI、EPS或PDF都可以快速顯示縮圖,縮短確認檔案內容的時間。甚至連音訊檔和影片都在他的支援範圍內。
但是我認為他最有價值的地方在於改變了我管理資料的思維。
「東西不是只有一種分類」的思維
透過賦於檔案多種維度的標記方式,讓我們透過不只一種方式找到需要的東西。
電腦玩物站長Esor在2012年撰寫的《Evernote 筆記分類與標籤心得教學:建立會翻開的抽屜》,就有提過這樣的觀點:將檔案分類時,應該要用「如何提供下一步行動指示」的思維去設計,以工作時的情境去料想,當接下設計需求後,我們都會用什麼樣的脈絡去尋找參考資料,是風格、表現方式、還是配色?想當然耳,以上性質是會同時存在的,那麼如果只用單一的維度去分類檔案,便使資料很難在每個時刻都提供及時的幫助。
Eagle針對這個問題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:資源庫內的每個檔案都可以有多重的分類和標籤,只要我們在蒐集資料時有意識地為他們標上標籤——可以想像成在他們身上掛了多種定位追蹤器——日後就利用篩選器將符合標籤的檔案撈出來。

以上圖為例,我在蒐集海報的參考資料時,就會事先依照「表現法」、「使用的元素」作為標籤,還可以特別將自己認為值得參考的點記錄下來,例如某個作品的字型設計特別有意思,我也會把他標起來。日後在找資料時,就能針對當下所需,更有效率地找出適合的資料或素材!

Eagle還有很多種篩選資料的方式,我可以設定找含有藍綠色(可以指定色碼)、以及橫向構圖的所有圖片。當然可以進一步設定他所在的分類以及包含哪些標籤,要多細就有多細。

比起內建的資料夾或是一般秀圖軟體,使用Eagle來管理參考資料簡直有如神助。
不過最重要的前提是,蒐集資料的過程,一定要思考自己實際的需求,不嫌麻煩地標上標籤和配置分類,如此一來,資料就不是死的,而是在完善的系統下能夠被多種方式提取的活的靈感資料庫!
將來有急需的你,必定會感謝一開始流的汗XD
Eagle下載網址及購買方案

Eagle初次下載可以先免費試用30天。
目前收費方案是一次買斷制,只要NT$900,享有往後所有更新。可以增加工作效率的東西是值得投資的,我個人認為非常划算。(國外很多生產力軟體都動輒上千台幣,而且還不能跨平台😭)
買到後會有一組序號,綁定兩台裝置,但隨時可以更換綁定對象。Mac和Windows系統都可以使用喔!
下載點:
唯一小小遺憾在於,資料庫檔案必須儲存在電腦本機,只能用Google雲端硬碟或是icloud等雲端服務,來做到裝置間的同步。而且官方似乎不打算開發行動裝置版本,所以出門在外都必須帶著電腦才能存取你的靈感資料庫。
總結
- 參考資料不應只有一種分類,而是具備多種面向,如風格、表現法、配色…等。(也可以依照自己找圖片的脈絡設計出獨特的分類方式喔!)
- 利用Eagle這個軟體可以透過不同面向來搜索資料,更快速定位瞄準目標,找出適合的材料,提升工作的效率。
- 平時在整理資料時,就要有意識的將他們配上標籤,建立管理資料的靈活思維。
雖然這個系列是透過介紹Eagle來說明對設計師有助益的管理模式,但軟體只是工具,想法才是根本;如果有類似的軟體具備標籤和其他篩選功能,其實也能達成類似的效果,不一定要被工具所限制。
也歡迎大家推薦自己覺得好用的素材管理工具,我會很有興趣去嘗試看看的XD